hth体育网站登录 行业新闻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史

2024-04-18 新闻中心

  货币作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想为纳觅战略研究院写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科普类”货币体系的文章,但鉴于各种各样的比如时间、精力、内容的选择、架构的梳理、资料的核实、读者的兴趣、是否实用等种种原因和顾虑难以动笔。

  但终于在2019年12月初开始动笔,以系列的形式断断续续的写到2020年1月12日止,历时40余日的5个系列介绍文章,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到至今完成了共计22000余字的概括性的介绍文章,以供大家学习和了解。

  由于时间仓促,部分资料受制于各种条件难以精确核实和查阅,大部分内容依靠记忆,或以前自己的读书笔记、批注等,以求尽量客观的展现当时的情况,尽管如此,但文中肯定有疏漏、错误等各种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对国际货币体系及金融有兴趣的朋友,请把本文当作一块粗糙的砖头,笔者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篇不成熟的科普类文章,抛砖引玉,激发您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此为序。

  介绍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绕不开人类的货币历史、古典金本位制、新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美元霸权、储备货币及新时代下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发展、以及目前即将成为风口的数字货币、金融科技之类的话题和讨论,但笔者尽量概括性的对此进行介绍,过于注重细节,可能会适得其反。

  货币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因需要而逐步演化而成的,从最终的物物交换、到贝壳、羽毛、石头、烟草等原始货币,再到自中世纪(公元476-1453年)以来的铜币、铁币、金币及银币等贵金属的金属货币,再到与黄金挂钩的英镑、美元等有黄金背书的纸币,以及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和背书的信用货币时代,以及未来可能的数字货币时代……

  但无论货币的形式如何演化,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计价、交易、储存、流通等基本功能没发生变化。国际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被普遍接受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构成这一体系的就是“国际货币体系”;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在维护国际货币市场的秩序和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提供国际信贷以应对各种意外的冲击等方面作用巨大。同时,它也是联系各国经济政治和生活的重要纽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以【金本位制】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各国的经济往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管制很少;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各国开始了严格的资本管制,努力想恢复“金本位制”下的货币的稳定性,形成了【新金本位制】;二战以后,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世界经济和贸易环境,以美英两国为首的各国,确立并接受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新型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并逐步放松了资本管制;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美国关闭黄金窗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固定汇率转向浮动汇率,国际资本的流动进一步加大。

  所谓的【金本位】,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流通中的辅币比如银币、铜币和其价值符号比如银行券等,都能自由兑换为金币,不同国家之间,货币也可以自由的进出,不需要过多的担心汇率波动带来的烦恼。

  通俗的理解就是大家都以黄金作为基准货币,彼此之间进行计价、结算、储存和流通,不分地区、不分国别,在买东西、做生意、吃饭住店就用金币,即使有时候使用辅币比如银币、铜币、银行券等,也可根据固定的兑换比例自由的兑换成黄金,这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金本位制”,黄金也承担了马克思口中的“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这种金本位制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都是当时世界上的主流货币制度,但随着一战爆发,战争是个烧钱的活,而黄金总体储存量有限,各国的金币也难以多到应付战争开支和费用,因此各国开始发行纸币,禁止黄金白银的自由输出,这种金本位制度也就随之成为历史;战后虽然各国尝试努力恢复金本位制,但那仅仅是金本位的回光返照,历史最终选择了放弃。

  金本位制下的货币有着“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入输出”等三大特点,各国之间的贸易来往、商品交换等由于都是以黄金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因此对于汇率波动所带来的担忧几乎就不存在。

  1)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照其所含的黄金量而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1)金本位制的确立来源1717年英国偶然采取了金本位,并于1816年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形式确认【以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货币】,这标志着金本位制度的正式确立;

  5)政府赋予金本位制下可自由兑换的优先权,既然黄金可以用固定利率进行兑换,这就为各国之间的通力合作提供了基础,比如1890年巴林银行由于持有过多的阿根廷违约债券而导致的危机中,英国就是通过向法国和俄国分别借贷200万和150万英镑,加上国内银行财团的借贷,帮助巴林银行度过了此次危机。

  18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纺纱机(哈格里夫发明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英国完成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工业革命并变成全球经济和金融中心,与黄金固定挂钩的英国本币英镑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清算手段,从而形成了一个以【英镑为中心、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黄金和英镑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储备。

  金币本位制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金币本位制”,以及“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等其它形式,其中:

  是指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以纸币或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并以央行储备的金块作为基准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黄金不再可以自由铸造和流通,而流通的纸币或银行券可根据固定的比例有条件的与央行兑换成金块。

  金汇兑本位制则规定国内流通的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但可以兑换为其它国家的(一般是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货币;国际储备中的外汇也可以在国外兑换成黄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金本位的终结,但也许由于历史的惯性,也许由于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模式,各国都尝试的进行了金本位制的恢复,但由于经济政治等大环境的变化,这些恢复金本位的努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由于战后重建的实际问题、工会主义的兴起、失业率的压力、各国政府的目标导向已经由原来单一的维护汇率稳定,转向了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率等更重要、更现实的目标。英国此时已经逐渐丧失了作为世界的引擎地位,适宜于金本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土壤已经不复存在,故金本位的恢复努力,在1931年9月19日英国宣布退出金本位而结束。

  历史上我们把一战前的金本位称为“古典金本位制”,而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尝试重建的金本位制的称之为“新金本位制”。

  从1923年到1926年,英国、奥地利、德国、匈牙利、波兰、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等大约有39个国家重新恢复了金本位,截至到1927年,金本位的重建恢复基本结束!

  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其中,让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解体,让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以及法国、意大利等元气大伤;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谱写了人类历史新篇章,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也从此一蹶不振,启动了从世界老大到美国小弟的跟随之路,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

  1924年到1929年,战后的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强劲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加大了对货币及信贷市场的需求,扩张的世界经济对额外流动性需求今非昔比,需要政府提供的流动性与缓慢增长的货币黄金形成巨大差异,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与银行券和活期存款的比率从1913年的48%下降到了1927年的40%,央行有限的黄金储备与强劲的经济稳步的增长需求矛盾日益凸显。

  这使得维持以黄金为本位币锚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挑战,各国尝试恢复战前稳定的金本位的努力,也面临着与刺激经济稳步的增长、提高就业率、愈来愈强的工会等矛盾与压力。若想刺激经济,提高就业率、所需要的流动性必须充足支持强劲增长的经济,但固定的可兑换性要求“充足的流动性必须对应充足的黄金货币支撑”,且能确保黄金与各种辅币之间固定的兑换比例,而现实的情况是:缓慢增长的黄金货币难以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增速。

  由于战争,各国向美国借贷了大量的战争贷款;同样由于战争,德国也面临着战败后巨额的战争赔款压力。从1924年到1929年,战胜国从德国收到了大约2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但随后其中大约有10亿美元又作为欠款及利息偿还回流到美国,这导致流向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大幅度的增加;美国又将这些盈余以美债等形式贷给欧洲和其它国家,这一阶段,美元债券市场开始迅速发展。

  当1929年美国大萧条发生且传导至全球时,这种循环戛然而止,当音乐声停止时,恶化的经济急切的需要充足的流动性的刺激,货币及信贷市场的需求再次大幅度的增加,比如在英国,货币和信贷的供给不足导致了衰退,但问题是:若政府对银行体系和经济提供流动性与维持金本位又会产生矛盾。

  恢复并维护战后金本位的体系最终让现实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是通过一系列的危机体现出来。首先是奥地利,奥地利的银行给工业部门贷出了过多的贷款,但随着经济衰退,贷款无力收回,银行面临流动性危机。政府是给银行提供流动性以解决其燃眉之急,还是维护金本位的稳定无动于衷,政府该怎么选择?

  在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与捍卫金本位之间,奥地利政府最终选择了前者,对其最大的存款银行安斯塔特信用社提供了援助并实施了外汇管制,该银行的负债甚至超过了政府的预算;奥地利危机随后蔓延到匈牙利、德国,国外投资者开始从布达佩斯的银行提取存款,随后不久,匈牙利宣布银行放假,政府冻结了国外存款,实施外汇管制,国内货币与黄金的可兑换性被暂停。

  德国的问题与奥地利类似,德国需要对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但储备不足,于是德国开始寻求国外贷款,同时申请延期支付战争赔款以维持金本位制。寻求国外贷款遇到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主席乔治.哈里森的“为德国提供贷款的前提是德国必须限制对其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的要求;申请延期支付战争赔款则遇到了法兰西银行的行长克莱门.莫雷特的坚决反对,后者要求“德国必须首先再次保证履行战争赔款”的要求。

  在两难之间,德国最终选择了限制对银行体系的信贷和流动性以保卫其储备,这导致了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的具体化就是柏林银行最大的客户之一诺德沃尔纺织企业的破产!1931年7月13日,德国政府被迫宣布银行放假,不久又实施了外汇管制,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德国退出了金本位。

  再来看英国。自从1925年恢复金本位以来,英格兰银行就一直与储备流失做斗争,大萧条让世界贸易崩溃,其它国家为保护其工业损失减少,开始征收关税;1931年拉美国家拖欠债务、奥地利、匈牙利、德国禁止转移利息支付,英国的海外无形收入及贸易余额都大幅度减少。1930年,英格兰银行的黄金流失速度加快,以至于让法兰西银行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开始干预以支持英镑。7月23日,英格兰银行提高了贴现率,一周后再次提高贴现率,期望吸引足够多的资本流入,以保证黄金不要流失。

  然而,高利率加剧了不良贷款比重上升,恶化了银行状况及经济稳步的增长,提高了公共债务的成本,失业率高达20%、政府的财政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最终坚持到了1931年9月19日,也被迫宣布暂停可兑换性,退出金本位。

  到了1932年初,有24个国家放弃了可兑换性,对货币实行了贬值,以应对外在的压力,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恢复金本位的努力宣告了失败,同时也代表着金本位作为全球体系的日子成为了历史。

  此后不久,随着二战的爆发,世界再一次陷入动荡,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也陷入停滞;当一切尘埃落定,我们将迎来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1日,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小镇的华盛顿酒店里,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代表齐聚一堂,商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问题并最终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新秩序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于1945年12月27日,44国中的22个国家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同时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和世界银行(简称WB);美元的霸权地位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因为这一体系也诞生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及【世界银行】,1971年8约15日,美国的尼克松政府宣布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宣告结束。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诞生,是世界在“金本位制”崩溃后的“美元-黄金本位制”的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这跟彼时美国因为战争而拥有全球大约246亿美元74%以上的黄金储备,以及与美元可以与黄金进行自由兑换有关,加上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可以说形成了该体系支柱。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于结束国际金融的混乱、扩大世界贸易,稳定汇率、以及对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等有一定助力;美国也利用这一段时间,通过比如赠予、信贷、进口国外商品及劳务等方式推动美元的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的恢复及增长,对美元的需求日渐增多,但同时,以35美元固定价格与之挂钩的黄金产量增长缓慢,与全球所需美元数量形成冲突。

  美国自然可以增发美元以购买更多的全球商品和劳务,但这样一来,过多的美元必然造成美元的信誉危机,一旦美元信誉受损,各国就会纷纷抛售手中的美元以兑换成黄金运回自己国内,比如法国的戴高乐就威胁要把法国储存在美国的所有黄金用军舰运回法国,就必然造成美国黄金储备的流失和减少。显然,美国人并不愿意看到这一点。

  194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大约为246亿美元,占比全球黄金储备73.4%以上。1949年美元遭遇贬值危机,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1961年爆发的越南战争,两场战争所造成的财政赤字、货币增发等问题,对美元信誉影响巨大,各国纷纷把手中的美元兑换成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流失严重。全球经济的快速的日渐增长所需美元与产量增长缓慢的黄金不相匹配问题,最后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1年的崩溃。

  被二战摧残之后的世界各国,百废待兴,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恢复生产加强出口,扩展贸易,提高就业,发展经济解决各国人民的吃饭等问题,是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放眼当时的全球,也就只有美国有钱、有消费,美国既能够给大家提供资金协助各国战后重建,也可以大量进口各国商品用来消费,全世界都在看美国的脸色行事。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英国拥有杰出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还是强硬的首相丘吉尔,在与美国有关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中,都毫无疑问的最终要以美国为主导,所以,从某一些程度上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以美国为主导且有利于美国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美国霸权,但霸权的背后都是实力的支撑,美国的霸权实力还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不是想霸权就霸权的!这是我们不难发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宏观背景。

  当然,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也是有着其历史原因,这期间就发生了比如1947-1957年的美元荒、英镑危机、美元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冷战格局等等政治、经济的大事件。

  1947-1957年这10年间,由于战后各国需要大量的美元填补其财政赤字和支付从美国的进口,但美国又不能放弃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比例开动印钞机大量印发钞票,这就形成了“美元荒”,并持续了10年之久;1948年下半年,美国根据“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和日本提供了131.5亿美元的援助,并创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来执行,同时开放了多边贸易体系,尽管如此,到1949年9月,欧洲货币还是平均贬值了30%,为维持贸易顺差,多出口少进口,各国还继续维持着进口管制措施。

  二战以来,英国的货币供给超额增加,私人和官方所持有的黄金和美元下跌超过50%,黄金和外汇存底只剩下5亿英镑;海外资产被征用,对国外投资的管制阻止了英国居民替代这些国外资产,战后海外的英镑余额达到35亿,一旦海外英镑的持有者开始抛售这35亿英镑,英镑面临的贬值压力就会亚历山大。

  尽管如此,英国依然在1947年做出了恢复可兑换性的决定,这是个错误但也无奈的决定。1946年,二战后的英国急需国外贷款以恢复战后重建工作,此时美国向英国提供了37.5亿美元的贷款,但附加的条件就是:英国在获得这笔贷款后一年内必须恢复与美元的自由兑换。1947年7月15日,英国宣布按照“1英镑=4.03美元”的比例开始自由兑换美元及其它货币,随后在一个多月不到的时间里,其储备大量流失,不得不在8月20日停止可兑换性。

  英镑危机后,美国不再强烈要求各国如英国恢复可兑换性,紧接着在1948年的下半年拨付了巨额的“马歇尔计划援助资金”。

  英镑危机后不久,美国经济开始衰退,衰退减少了美国对欧洲产品的进口,导致我们之前提到的“美元荒”进一步严重,它对欧洲储备的影响也是持久的。随着美国对欧洲如英国产品进口的减少,英镑区国家居民纷纷把英镑换成美元以便维持从美元区的进口水平,英国的黄金和美元储备进一步减少且超过3亿美元,我们在前文中提过:战后英国的黄金和外汇存底一共也就剩下了5亿英镑,紧接着,英镑贬值了,并带动其它23个国家和随后7个国家的货币也很快贬值了。

  衰退也推动了1949年的美元贬值危机,这次危机一直持续到年末。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争改善了美国的国际收支,及别的货币贬值国家的贸易平衡。朝鲜战争也让日本经济稳步的增长有了契机,1950年也是冷战开始形成的日期。

  1950-1958年,未解决储备有限和大量逆差的问题,并达到两年内完成经常账户的可兑换目标(实际上一直到1958年才完成),欧洲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EPU)”,并通过国际清算银行已解决欧洲的贸易和支付问题。EPU对各成员国设置了不同的信贷配额并被要求逐步的解除管制,截至1958年12月31日,随着欧日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恢复,战后的美元缺口消失,欧洲国家在这一日也恢复了经常账户的可兑换。

  1950年的朝鲜战争,提高了德国进口原材料进口的相对价格,恶化了它的贸易条件,国际收支出现了危机。德国通过进口管制并通过“欧洲支付同盟”获得了1.2亿美元的贷款战胜了危机,当然贷款的条件是德国对进口管制只是暂时性的,同时德国也实行了紧缩的经济政策。

  德国所实行的“进口管制”,其实是20世纪50年代各国未解决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办法,英国、法国也都采用过。只不过英国因为不愿意以银行利率调节国际收支,其政策会跟随大选等其它原因调整改变,形成多变的英国经济政策。

  1951年的法国,雄心勃勃的公共资本预算、慷慨的津贴及住房补贴计划等构成的庞大的现代化计划,加上印度支那等地区的军事支出,导致了法国入不敷出,同德国一样:法国也采取了进口管制、少进口多出口,加上出口退税补贴、利用欧洲支付同盟的配额和美国资金的援助,最终战胜了危机。

  法国第二次实施进口管制是在1956年,随着1955-1956年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和苏伊士危机的军费开支的再次扩大,1956年执政的社会党又引进了养老金计划等其它开支,法国的储备再次大量流失,在此背景下,法国再一次实施了进口管制。同时利用欧洲支付同盟的配额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的贷款合计65.5亿美元,加上对买卖外汇增加20%的贴水、提升税率、限制预算赤字等手段度过了危机。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与金本位制下一样:各国都用外汇来补充他们的黄金储备,鉴于美元与黄金按照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固定价格挂钩且可以每时每刻兑换的承诺,各国积累了大量的美元以补充国库的黄金储备,在那个时代,积累美元跟积累黄金没什么两样,因为两者随便什么时间都能按照固定价格自由兑换。当然,1971年美国的尼克松总统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后,很多央行都痛苦的哭了。

  痛苦的根源则是【特里芬难题或戴高乐问题】:鉴于“美元可根据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固定价格毫无条件的随时兑换成黄金”的承诺会鼓励各国央行大量积累美元,积累就会导致对美元的需求增加,需求增加会推动美国大量印发美元以满足各国央行所需;然而,发行的美元太多且一旦超过美国的黄金储备,必然会造成美元贬值的担忧,没有哪一国家的银行希望自己拥有的美元越来越贬值,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挤兑”,“挤兑”的担忧会鼓励各国央行利用手中的美元换回储存在美国的黄金,而这又引起了美国黄金储备的流失,这是所谓的“动态上的不稳定”。

  1960年,美国的国外负债首次超过其黄金储备;1963年又超过了美国对外国货币当局的负债,这种“动态上的不稳定”所导致的类似于“银行挤兑”的风险正在加大。

  当1971年5月欧洲市场开始抛售美元时,这一担忧变成现实,随着各国纷纷从美国兑换黄金运回国内,美国的黄金大量外流,储备减少,这样的一种情况持续到8月15日,美国的尼克松总统关闭了黄金兑换窗口,宣布终止美元与黄金按照固定价格自由兑换的承诺,所有央行都傻眼了,美元也真正开始了近10年的贬值之旅。

  黄金窗口的关闭,国际货币体系突然陷入混乱和茫然无措之中,各国又该怎么样应对?美元危机最终又是如何来解决的?特别提款权SDR是怎样出现的?与中国又有咋样的关系?《史密森协定》是个什么协定?什么又是蛇形浮动机制?牙买加协议的内容又是什么?……

  【黄金窗口关闭】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关闭了黄金窗口,终止了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兑换承诺,美元开始走向了近乎10年的贬值之旅;当1973年3月,因为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并最后导致了其它西方各国纷纷取消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转而实行浮动汇率。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货币政策从“可调整的钉住汇率”转向了“浮动汇率”。

  美元第一次危机:1961-1976年的越南战争让美国几次增发货币,造成各国美元激增;因为战争而大举借债,让政府的财政赤字慢慢的变大,从而引发了各国对美元贬值的恐慌性抛售并向美国兑换成黄金,造成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失。

  美元第二次危机:1968年3月,美国121亿美元的黄金储备与331亿美元的短期外债形成巨大反差,引发市场担忧抛售美元并向美国兑换黄金。

  【《史密森协定》的崩溃】黄金窗口关闭后不久,也就在1971年12月份,十国财长达成了《史密森协定》,规定美元贬值限制在8%的适度水平,规定1盎司黄金按照38美元进行兑换(当时伦敦市场上的1盎司黄金可兑换44-45美元),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兑美元汇率浮动的幅度为2.25%,欧共体国家之间的汇率浮动为1.125%,这就是“蛇形浮动机制”。但不久之后,也就是1973年2月,《史密森协定》也就崩溃了,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消亡。

  【《牙买加协议》的签署】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牙买加会议上通过了《牙买加协议》,并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牙买加协议》宣布:废除黄金官价,黄金也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黄金买卖能自由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取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的黄金,所取得的利润用于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优惠贷款基金;设置特别提款权(SDRs)代替黄金用于会员国与IMF之间的某些支付等。牙买加体系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消亡,美元从此不再钉住黄金,美国可完全根据国内的经济和政治需要发行美元,而很少考虑国际责任,这造成了迄今为止的美元更加泛滥。

  当然,截至目前,美元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但随着欧元的诞生及中国的崛起,各国央行的储备货币的多元化目前慢慢的变成了一种趋势。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总结及教训: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最终消亡了,但其磕磕绊绊的维持了近30年,对国际货币体系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总结其教训以资后来者思考,也是有益的。二战后的政治经济环境,已发生了重大改变,纽约取代伦敦成为全世界金融中心,二战导致全球经济严重衰退,但给了美国崛起成为引领全球的大国的机会。在资本高度流动的环境里,实行“可调整的钉住汇率”是困难的,特别是调整机制难以健全的前提下。而各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各自利益的冲突,以及二战后各国在就业率、经济稳步的增长、汇率稳定等目标导向的不同,以及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中,让布雷顿森林体系顺利运转所需要的国际合作难以真正起到支持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消亡,是国际资本流动增加的结果,随着1958年经常账户可兑换性的实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越来越弱,可调整的钉住汇率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浮动”或者“一劳永逸的钉住”。

  经济大国如美国和日本选择了浮动汇率,发展中国家选择了试图建立固定货币的钉住汇率,比如钉住美元,同时实行了资本管制;西欧国家选择了集体货币相互钉住的汇率,并得到了资本管制的保障。在20世纪70年代,他们试图维持《史密斯协定》的2.25%的波动区间;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欧洲货币体系(EMS)来限制汇率的波动。但随着80年代末资本管制的消除,EMS越来越难以运行,随后一系列危机,迫使各成员国将浮动区间从原来的2.25%扩大到1993年的15%。

  在中国香港、百慕大、开曼群岛、阿根廷和爱沙尼亚建立了【货币局制度】,在欧洲则建立了货币联盟,创建了【单一货币欧元】以消除汇率波动之间的风险。有关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笔者将主要从以下两个年代给予大家以框架式的论述,以便大家理解。

  20世纪70年代面对全球通胀,美国倾向于汇率的自由浮动,但西欧国家试图维持《史密森协定》兑美元的2.25%的波动区间(即欧洲蛇形汇率)。在此期间,各国干预更协调一致,资本管制被普遍的使用,各种政策主要服从于外汇市场的需要,G5集团也在这一阶段成立;70年代末三个事件改变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环境,这就是欧洲货币体系降临以及美日政策的转变,历史进入了20世纪80年代。

  日本在此阶段逐步转向了浮动汇率,而美国的里根政府(1980年)也实施了紧缩性政策,反对干预汇率:里根政府坚持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以降低通胀,消减个人所得税,增加军事开支,预算赤字的增加,导致了美元利率的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导致国外资本进入美国,随着国外资本的涌入,更逐步推动了美元升值。

  美国反对干预汇率,而欧洲和日本则强调汇率稳定的重要性,由于政策的分歧,欧洲转而依靠自己的设计,实行了欧洲货币体系;日本则尽其所能的提高其出口的竞争力。

  1984年6月,美元升值到利率和宏观基本面难以解释的高度。到1985年2月,美元继续升值了20%,美元升值的泡沫减弱了里根政府不干预市场的信念。随着美元的升值,最后导致了1985年9月,G5(美日德英法)在纽约广场举行了一次会议,促使美元贬值,日元和马克升值的决定。日本和德国为了继续进入美国市场,被迫签署了该协议,日元兑美元从240:1上升到120:1,这就是金融史上有名的“广场协议”,很多人认为日本随后的一蹶不振,就是从这次的“广场协议”开始的。

  广场协议后的美元,一路贬值到1987年,由于欧洲和日本认为美元贬值走得太远,为了稳定汇率,在1987年2月巴黎的卢浮宫,召开了“卢浮宫会议”:日本同意进一步采取刺激措施,德国同意限制消减税收,美联储则同意提高利率以促使美元别过度贬值。就在本次会议后,美元开始恢复,但是美国并不愿意改变国内政策以实践诺言,所以到了1989年下半年,美元又再度贬值。

  当然,美元的贬值是国内因素驱动的,如1991年美联储为应对衰退而决定降低利率;1994年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经济走软进行了第二轮降息。从二战后截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消亡,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欧洲,一直在探索着,最终走向了“欧洲一体化”的道路,有关欧洲一体化的历程,我们下次会整理论述给大家,敬请期待!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创立,其最初目的是加强德国和法国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让它们远离冲突和战争。随着经济领域合作的深入,欧共体合作的范围也逐渐蔓延至其它欧洲国家,并逐步推动了欧洲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合作。而对各国所追求的汇率稳定的目标来说:稳定和广泛的贸易关系,以及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和配合,是国际货币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

  欧洲一体化的源头,起源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步建立之后的1948年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成立的“关税同盟”,一直到1999年1月1日欧元的正式诞生,当然,欧元诞生之后,欧洲的一体化并没有停止,而是蹒跚向前至今仍在进程中。

  笔者梳理了从1948年到1999年欧元诞生这一阶段能体现欧洲一体化的一些重要事件,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1951年4月18日:法、德、意、以及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等六国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3月5日: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是欧洲一体化历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1965年4月8日: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于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

  1970年10月7日:《维也纳报告》宣布了1980年统一各国货币实现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愿景;

  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签订了欧洲货币联盟的纲领性文件:《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最晚1999年1月1日推出统一货币欧元,并成立欧盟;

  从1971年8月15日美国关闭了黄金兑换窗口到1971年12月“史密森协定”时期,再到1971年12月到1973年2月欧洲“蛇形”汇率框架的努力,再到1970年欧洲货币体系的正式建立和1999年1月欧元的诞生,欧洲国家显现了比美国的贸易更开放,对稳定的汇率更执着的精神。

  稍微回顾下欧洲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无论是20世纪20年代浮动汇率中伴随着的超级通货膨胀,还是20世纪30年代极大损害了经济关系的货币贬值,以及在70年代石油价格大大上升、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战后严重的经济周期波动时期,欧洲一直在坚定不移的追求钉住汇率,这是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且值得敬佩的”,这一段话其实很真实的反映了欧洲的情况。

  随着1991年1月欧元的诞生,欧洲迎来了自己的统一化的单一货币,世界形成了美元、欧元两大体系,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对美元形成了挑战。然而其诞生过程也经历了种种不易,比如1992-1993年的欧洲危机。

  随着1990年东西德国的统一以及1991年苏联的解体,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地理政治学的变化影响很快传导至经济领域。东西德国统一,固然可喜可贺,但社会主义的东德和资本主义的西德,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带来的两国之间巨大的差距特别是经济方面的不平衡,为德国的货币及财政政策提供了挑战:一方面德国政府为了协助及弥补落后的东德经济,不得不通过大量增加预算赤字以提供就业机会,大量输入资本和增加支出以弥补两国之间的差距和平衡经济;另一方面德国马克又承担着整个欧洲货币锚的作用,欧洲各国实行的是钉住马克的汇率制度,而彼时欧洲大陆又陷入了二战后最严重的衰退。

  政府治疗衰退的主要药方之一,就是实行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但实现了统一的德国,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提高了利率,这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德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恶性通货膨胀,然而问题就在于:欧洲各国的货币是钉住马克的,而马克利率的提高必然带动别的货币的升值,但各国的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高利率,经济基本面与货币政策所形成的背离最终破坏了欧洲货币体系,提供了国际套利(美元和马克当时的利率差为6.5个百分点)的动力,最后导致了欧洲危机。

  欧洲危机也让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力量扬名立万,在这次危机中,索罗斯一战成名,不但获利10亿美元左右,且赢得了“击垮英格兰银行的人”的称号。

  1992-1993的欧洲危机,首先从芬兰开始。1992年9月8日,芬兰货币埃居在政府维持本币稳定努力无效后,芬兰首先放弃了对德国马克的钉住汇率政策,开始让其自由浮动;接下来的意大利,也在连续调高利率维持本币努力无效后放弃了对马克的钉住,实行自由浮动。

  英国的英格兰银行,也在9月16日这一天内连续三次提高利率,但最终的结果是依然不能阻止英镑的下跌,只能最终放弃,英镑也开始自由浮动了。随后,瑞典克朗、挪威克朗、葡萄牙埃斯库多、爱尔兰磅、西班牙比塞塔等货币纷纷贬值。

  1992年9月18日,市场对法国法郎开始了袭击。法兰西银行动用了大概50%的外汇存底,总计约510亿的法郎进行了干预,并在四天后的9月23日提高了利率。1993年1月4日,德国和法国央行在市场上总计购进了350亿的法郎。

  1993年1月30日,投机者们继续对丹麦、爱尔兰、英国等国的货币进行了攻击,一直到1993年2月4日,市场最终等来了德国下调利率的行动:德国把贴现率由原来的8.25%降至8%,抵押贷款的利率从9.5%降至9%,随着德国马克利率的下调,各国政府暂时的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然而,就在德国降低利率之后,德国国内通胀再次上升,由于对过去的超级通货膨胀刻骨铭心,德国不愿意再次降低利率,这导致了法国法郎、西班牙比塞塔、丹麦克朗、葡萄牙埃斯库多再度下跌。

  在1993年7月28日,德联邦银行再度降息,但这次的降息幅度太小,对市场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从1993年7月22-29日,法兰西银行共支出1000多亿法郎的外汇,其外汇在29日降为负的28亿法郎。而德国,此时已经借给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2000亿法郎。

  1993年8月3日的【布鲁塞尔会议】,是欧洲危机结束的一个标志。在这一天,欧共体12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达成一致协议:决定将法国法郎、比利时法郎、丹麦克朗、西班牙比塞塔、爱尔兰磅、葡萄牙埃斯库多的波动幅度扩大到中心汇率的上下各15%的区间,同时,德国马克、荷兰盾、卢森堡法郎等3种货币则维持上下浮动2.5%左右的区间,至此,欧洲的金融风暴逐渐平息。

  当然,从事后的分析来看,专家们给出了各式各样的解释,比如有的人觉得,欧洲危机的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1)过去的政策协调不足;2)未来政策缺乏协调;3)自我实现的攻击”,这种解释是有一定道理的。

  政策协调不足确实是一个硬伤,这主要是因为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不同,导致各国政策难以同步协调。比如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过高的通胀率与高估的货币,恶化了经常账户的逆差,美元兑日元的走软又加剧了这些问题,高估的币值与经济基本面形成了背离,让投机者得出难以得到融资的观点,继而刻意的制造了袭击的机会。

  德国统一所造成的赤字压力和通货膨胀的压力,让德国无法协调成员国的集体利益,德国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造成了钉住马克的货币升值,导致了各国失业率的增加,失业率的增加迫使各国放弃紧缩政策,与德国的货币政策形成背离。由于失业率的上升会造成政治压力,这让投机者确信各国必然不会无限制的跟随德国实行紧缩政策。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习惯于在股市或商品市场买进卖出的投机易者来说,尤其可以容易理解:比如当投机者要抛售一国货币,该国就需要提高利率以确保本币稳定,而利率的上升,又会导致失业率增加、需求消减、经济放缓、抵押债务的负担增加、债务违约以及银行危机的概率加大等问题,从而让当局以高利率来维持本币稳定的政策的持续性受到极大挑战,特别是彼时的欧洲陷入严重衰退需要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和经济基本面的背离,鼓励了投机者对市场的攻击。

  无论是欧洲一体化的努力,还是类似1992-1993年的欧洲危机,都体现了各国政府在汇率稳定方面的追求和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而同一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则采取了钉住主要货币的钉住汇率、资本管制、进口替代、抑制金融市场等政策以及货币局制度、救生艇操作等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二战后的国际资本流动大幅增加,迫使工业化较强的国家不得不从钉住汇率向浮动汇率转化,但对于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浮动汇率将对其造成致命的杀伤力,因此,他们更多的是采取钉住比如美元或英镑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同时实行资本管制,并依靠进口替代和抑制金融市场来维持汇率的稳定。

  钉住汇率的好处是为政府追求价格稳定提供了条件,降低了输入性通货膨胀,但是:这一政策也推动了该国实际汇率的提高,并且随着国内市场的自由化,国际资本流动的越来越难以控制,资本管制的实施越来越困难等原因,一些大的发展中国家逐渐的放弃了钉住主要货币的汇率政策,从1982年底到1991年,钉住汇率的国家从73%下降到了50%。

  另一些国家则建立了货币局制度,或者“救生艇操作”。所谓“货币局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法律规定,强行要求中央银行或者政府只有获得等值的外汇时才发行本国货币。比如中国香港、百慕大和开曼群岛,以及1928-1943年的爱尔兰、1927-1964年的约旦等都实行过货币局制度。

  而“救生艇操作”则是利用强健银行救助较弱银行的行动,比如1995年的墨西哥和阿根廷危机,就是分别借助美国500多亿和世界银行120亿美元的帮助下度过了危机,救生艇操作适合于金融市场不发达,银行体系又比较集中的小国家。

  以上就是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过程中,针对金融市场不是很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经验总结,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探索和经验,也是在磕磕绊绊中一路前行,期间也伴随着危机的痛苦和教训。

  我们的世界似乎每隔10年就会爆发一次危机,也诞生了很多经济周期的理论以及这一类的周期大师和学者,但实际上,大大小小的危机几乎年年都有,比如1987年美国股市、1990年垃圾债券危机、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1994年墨西哥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违约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1999年黄金市场波动、2000年的IT泡沫破产、2001年的阿根廷债务违约、2001年9.11事件、2001-2002年安然和世通等公司的破产、2003-2004年第二次海湾战争等,这些危机几乎都是每年都会发生。

  危机实际上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一种经济或金融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必然状态。了解、理解并学会一定程度的预防、应对危机,无论对一个国家、地区还是个人,其实都是很重要的。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倡导的“埋头拉车的同时,要学会抬头看天”,同时,还有做好变天的各项准备工作,即使不能提前,至少也要在变天发生时知道怎么应对。因为,知晓、分析并了解过去的经济危机,可以帮助我们走的更好。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墨西哥一直小心谨慎,不在财政上过度扩张,经济增长率很低但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危机。但是,随着70年代晚期墨西哥发现了新油田,幸运降临的同时,也为厄运埋下了伏笔,就如中国古话所说:“福兮祸之所伏”一样。

  新油田的发现,自然会引发开采,而20世纪70年代由于几次石油危机让全球油价高涨,这自然引发了疯狂的开采。开采需要资金,此时银行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外国银行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墨西哥因为新油田的发现,加上油价高企的外围环境,以及大量银行贷款资金的推动,自然而然的一场火热的经济繁荣便在该国上演了。

  盛宴总有结束的那一天,正如所有的繁荣之后总会面临着衰退甚至萧条一样。1982年8月,墨西哥丧失了偿债能力,经济衰退开始。在1982-1986年的经济衰退中,其通胀率高达70%以上,这么高的通胀率无论对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借款、债务、经济发展等都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

  1985年,墨西哥开始改革:降低关税、放松管制、利用“布雷迪计划”解决债务危机和预算赤字,并建立自由贸易区,一直到1990年之后,人们才开始重新对墨西哥的未来有了希望。

  1993年,由于采取1:1钉住美元的货币政策---这也是我们之前文章中分析货币体系文章中所介绍的一种维持汇率稳定的方式---墨西哥的汇率保持了稳定,但通胀并没有降下来。墨西哥的贸易逆差达到了GDP的8%,人口增速高于该国的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也低于1981年。

  经济上的危机最终传导至政治问题:1994年1月,墨西哥爆发了农民起义;3月,指定的继承人卡洛西奥被暗杀。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994年2月,比索贬值,尽管贬值幅度达到15%,但市场认为其贬值幅度依然太小,贬值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外汇储备的持续减少,但结果却是资本继续大量逃离墨西哥。

  1995年3月,墨西哥付给投资者的利率达到了75%,这么高的利率结果是该年该国实际的GDP下降了7%,工业产量下降15%,墨西哥,以及当时的阿根廷,都从天堂跌落了人间,此时已经从人间跌入了地狱!

  内忧外患之下,墨西哥人过的很痛苦。一直到1995年末,墨西哥人终于从美国获得了500多亿美元的贷款,在这批资金的帮助下,墨西哥的情况才发生了好转。

  再来看阿根廷。其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阿根廷很好,形容一个人有钱,总会说“像阿根廷人一样富有”。但随着一战的结束,作为资源国的阿根廷经历了出口国的艰难岁月,这是可以理解的,一战让欧洲各国经济满目疮痍,谁还有能力去大量进口阿根廷的东西呢?此时的阿根廷,为了捍卫所谓合理的货币政策,让比索贬值、控制资本外逃、甚至暂停了债务的支付等措施,终于在1932年实现了经济复苏。但是,大萧条中的一系列政策,比如对外汇的紧急管制的强化、对进口的永久限制、以及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和财政赤字的一再失误,也导致了一波又一波的通货膨胀。

  1982年开始的拉美债务危机给阿根廷带来了沉重打击,同年4月份开始的与英国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最终以失败告终,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加重了经济困难,1983年阿方辛上台到1989年期间,军人发动多次未遂政变。动荡不安的政府自然难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1989年,阿根廷恶性通胀高达3000%,相比于1995年墨西哥75%的高通胀,线年,卡洛斯.梅勒政府采用“激进休克疗法”:放弃了极度贬值的旧货币并采用新货币比索,并实行与美元1:1的钉住汇率政策,央行只有得到新的美元储备时,才可以发行新的比索;可用外币直接订立合同,可用美元作为支付的手段;同时并行的还有财政改革,终于在1992年达到预算的基本平衡。从1991年到1997年,实际GDP年增长率超过了6.5%。

  然而灾难总是在幸福的高潮时降临,幸福尚未停留多久,1997年下半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来了,1998年俄罗斯违约到了,还有1999年巴西雷亚尔贬值了,外围一年一个大事件,使得基本面本来就脆弱并实行货币局制度(1:1钉住美元)的阿根廷经济再次受到打击:出口严重受损,经济增长率从1998年的4%下降到了1999年的3%,阿根廷经济又陷入了一次衰退。

  为了重新赢得外国投资者的信任,阿根廷政府大幅消减开支,消减开支导致衰退加深;限制国民从银行取款,又导致民众的强烈抗议;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问题,两者互为因果,总是纠缠在一起。

  一直到2001年末,阿根廷政府终于决定放弃了1:1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这让比索狂跌,以美元计价的许多企业和个人的债务受到沉重打击甚至破产,该国实际的GDP在2002年下跌了近12%,失业率上升到了18%,CPI超过了20%,其经济总量也从1998年到2002年总计下滑了18%,严重程度与“大萧条”类似。

  在2002年之后的5年里,在一项还款计划安排的帮助下,阿根廷经济最终实现了一轮强劲复苏。该还款安排规定:对于所欠的每一美元外债,阿根廷政府只需偿还大约30美分。

  不过,就在2019年9月17日,阿根廷又再次爆发危机,据估计这次可能面临1150亿美元外币债券的违约。10月27日,阿根廷选举后组建新政府,新总统费尔南德斯能否解决阿根廷目前内忧外患的各种问题,我们将拭目以待。

  1994年,当墨西哥处于农民起义、指定继承人卡洛西奥被暗杀、比索贬值、资本大量外逃的水深火热之中时,在1994年7月,巴西推出了“里尔计划”,新货币“里尔”按照1:1的平价钉住美元,此举降低了通货膨胀;也在这一年,巴西对其银行制定了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和要求,在1997年又将其提高到国际标准,这一点对危机中稳定银行体系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

  1998年,同样由于我们前文介绍过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违约等外围环境的影响下,巴西的出口放缓,经济减速,失业率上升,悲观情绪蔓延。为了应对雷亚尔的稳定,巴西开始了消减开支,提高税率和利率等紧缩政策!然而,维持汇率稳定所实施的紧缩政策,恶化了财政问题及经济增长环境,导致大量资本撤出,巴西央行在一周内耗光了其所有的外汇储备,雷亚尔开始了贬值。

  但这次危机不久后就结束了,原因主要在于新任巴西央行的行长亚美尼奥.福拉加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取代古板的“钉住汇率”政策起了作用,另外一点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较高的防护这时也发挥了作用。加上由于巴西历史上金融不稳定的历史原因,银行的信贷资产并不多,对冲市场发达,国外负债的大部分已经通过对冲市场对冲掉了风险,比如1998年底私人部门的950亿美元的国外负债中,有700亿通过购买指数化证券和外汇衍生品合约进行了风险对冲。

  这些情况让巴西央行能够通过提高利率以阻止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又不用担心对银行体系造成冲击。市场对巴西的信心也有所增强,银行继续放贷促进经济稳步的增长,经济增长又反过来增加了市场信心的良性循环。

  尽管有很多有意义的事件尚未记录,但本系列文章不得不逐步进入尾声,本文中,笔者为大家梳理了一份从1717年金本位的建立到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比较大的重要事件列表,供大家参考。

  1947年:马歇尔计划,并最终于1948年下半年执行,总计推出131.5亿美元援助欧洲及日本,由欧洲经济及合作组织实施;

  1948-1949年:美国经济衰退,衰退减少了美国对欧洲商品的进口,导致美元缺口进一步扩大;

  1961-1976年:历时14年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元大量增发,造成三次美元危机和美元灾;

  1971年8月15日:美国尼克松总统关闭黄金兑换窗口,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结束。

  1971年12月:十国财长达成了《史密森协定》,规定1盎司黄金按照38美元进行兑换,美元贬值被控制在8%的适度水平,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且兑美元的浮动区间控制在1.25%,但不久之后的1973年2月,《史密森协定》崩溃,这也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消亡;

  1970-1980年:美国经济陷入滞涨(低增长高通胀),经济增长缓慢,就业压力增加及银行挤兑;

  1973年3月:第四次美元危机爆发,各国抛售美元兑换黄金,布林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1973年10月16日:以沙特为中心的阿拉伯产油国发动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此次危机直接导致了以美欧为主导的国际能源机构(IEA)的建立,开始了石油储备;

  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牙买加会议上通过了《牙买加协定》,协定规定:废除黄金官价,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黄金买卖可以自由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取消对IMF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出售IMF组织1/6的黄金;设置特别提款权(SDRs)代替黄金用于会员国与IMF之间的某些支付等。《牙买加协定》于1978年4月1日正式启动生效,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消亡。

  1979年:伊朗爆发了霍梅尼革命,美国冻结伊朗在美联储的黄金储备,世界金价冲高至800美元/盎司;保罗.沃尔克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

  1980年:萨达姆发动两伊战争(伊拉克和伊朗),两伊战争期间爆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美国出现石油和食品短缺,汇率不稳,通胀严重,经济濒临崩溃;

  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并放松了对金融领域的监管,鼓励金融创新,提供利率以控制通胀,消减个税,增加军事开支,预算赤字的增加导致了美元利率提高;

  1985年9月:“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和马克针对美元升值,推动美元贬值;

  1991-2001年:美国经济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扩张,年均增长率3.4%,通胀维持在3%以下的低水平;

  2003年: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依次爆发,美元再一次扩张;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此时美国的整体债务(包括私人、公司和国家债务的总数)超过了50万亿美元,几乎等于全球的生产总值;而在本次金融危机期间,各国没有袖手旁观,几乎都进行了救市,其中:美国先后投入了7000亿及6000亿美元的流动性;欧盟投入2.2万亿欧元,中国投入了4万亿人民币;日本投入了26.9万亿日元,并随后在2011年的地震中又再次投入54万亿日元以上的流动性,全球进入了量化宽松时代,一直延续到2019年的几乎负利率时代。

  所谓的“全球失衡”:是指一国拥有大量的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它一些国家,主要是指美国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常收支不均衡状态。

  全球失衡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开始,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以增加投资加强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也由于美元的流动性过剩引起的美元贬值等原因所导致。

  当然这是表面原因,其实质原因与国际货币体系的供求状况有关:由于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计价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美元的供应国,同时又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世界各国要出口产品发展经济,就必然需要更加多的美元;美国为了进口更多的商品,则需要支付更多的美元,从而形成一定的国际收支逆差。所以,从全球宏观角度来看:其它国家的国际收支盈余实际上的意思就是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两者互相对应,其实也可以说是同一回事。

  中国一名企业家辛勤劳作,其生产的产品出口到美国,美国人用美元支付100万货款,中国企业家则收到了100万美元;但中国企业家不能用美元支付其工人的工资、扩大再生产、买房买车等消费,他得通过中国的央行把这100万美元兑换成相应的650万人民币(假如按照1:6.5的汇率)才能真正利用起来。

  由于一国的货币供应总量是一定的,中国央行在收到这100万美元在储备货币增加的同时,需要兑换成相应的650万人民币支付给中国的这个企业家,就等于在原来的货币总量上增发了650万人民币,当然,如果考虑到乘数效应,实际增发的货币可能是6500万;同时,由于出口了100万的商品,中国出现了贸易顺差,美国则相应的出现了贸易逆差;中国由于增发了650万的货币,助推了其通胀压力。

  央行的100万美元不可能躺在账户里睡大觉,货币需要流通才能体现其意义。由于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流动性和国家实力都是全球最强的,因此购买其国债成为这100万美元流向的首选。

  央行支付给美国100万美元认购了其价值100万的债券,并享受其债券的利息收入,同时,也被绑定到美国这家战车跟随其一起前进。中国目前已经超越日本成为持有美国国债的第一大债权国。

  对美国来说,虽然产生了贸易逆差,但资本账户的顺差可以弥补这种逆差;说到底,其用价值100万美元的纸片(美国债券)却交换到了价值100万美元的商品用来消费,美国以其他各国作为他的加工厂和生产商。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让美国持续乐观的发展,同时酝酿着危机,一直到2008年,过度的次级贷款危机及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利用,导致了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

  1999年欧元诞生后,国际货币结构发生了变化,欧元慢慢的变成为各国央行的储备货币之一,且其权重越来越重;同时,随着中国的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慢慢变得重要,这为将来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数字货币、微信、支付宝等在线支付,也慢慢变得被广泛使用,至少对于中国的除了特别老的一代人来说,常年不使用现金慢慢的变成了常态,未来的国际货币将怎么样发展,谁也不知道,但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及数字货币的发展,应该是未来的大趋势和方向。

上一篇:【48812】熔模铸造模型不需要细心考虑设置分型面。

下一篇:2024年熔模精密铸造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关于我们 hth网页版 新闻中心 hth全站网页版 技术实力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hth网页版全站登录-hth体育网站 COPYRIGHTO 2020 ( ) ALL RIGHT RESERVED. 蜀ICP备18030994号-1